疏通“农业命脉” 端牢粮食“铁饭碗”——桂平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见闻
一条弯弯曲曲的农业命脉水渠在田野、村庄间延伸,疏通设宛如一条巨龙盘踞在广袤的端牢九游田野间,清澈的粮食山水沿着水渠淌进农田、流向村庄;村民们三三两两,铁饭田建或在地里忙着松土、碗桂闻除草、平市喷药,高标或在家门口的准农水渠旁洗衣服……8月16日,走进桂平市垌心乡上瑶村石琶屯,农业命脉九游一阵阵柔和的疏通设山风掺杂着田园的清香气息扑面而来,绿油油的端牢禾苗迎风摇曳,长势喜人。粮食
“之前村里的铁饭田建水利设施经常积满淤泥、杂草丛生,碗桂闻村里每年都要组织村民清理几次才能把水引过来,但水量还是满足不了农田的用水需求。”提起往日的境况,上瑶村8队的辛凤芳边锄草边感慨。
在石琶屯,今年56岁的罗尚有正在田间护理禾苗。“我家种有6分田水稻,以前经常是半夜三更拿着手电筒去看水、守水。有些村民的农田离水源较远,还得使用抽水机抽水灌溉,耗时耗力又耗钱。现在修好了三面光水渠,水源充沛,什么时候用水随时取,再也不用担心田里没水灌溉了,之前因缺水而无法耕作的撂荒地现在也可以种上水稻了。”罗尚有说。
这一切的改变得益于桂平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三面光水渠改造工程。
据介绍,垌心乡现有水渠39.5公里,覆盖7个行政村、1万多亩农田。因年久失修,水渠堵塞、渗漏严重,每年春、冬季节都要组织干部、群众进行抢修、清理。2022年,该乡争取到高标准农田建设三面光水渠改造项目,投入资金1230万元建成高约1米、宽0.8米、全长16.35公里的三面光水渠。全乡有上瑶、谷山等4个行政村、8000多亩农田受益。
桂平市作为广西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近年来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在推进项目建设工作中,该市坚持“先难后易、先田后地、先渠后路,同步进行、多点推进、全面开花”的工作思路,积极整合资源,不断创新、优化工作思路,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步伐。2021年、2022年,该市先后投入专项资金1.371亿元升级改造三面光水渠170多公里,覆盖农田面积9万亩。目前,已建成高标准农田51.66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39.6%。
桂平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覃海强介绍,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建设高标准农田、推动农业发展转型升级的根基。2023年,桂平市继续加大投入,将对南木、蒙圩等10个乡镇18个村的水利进行改造升级,计划新增建设高标准农田4.1万亩,改造提升2万亩,确保农民稳产增收,端牢粮食“铁饭碗”。
- ·公安部:严打假冒伪劣食品药品、老妇幼卫生用品
- ·外交部发言人就伊朗总统莱希乘坐直升机发生“硬着陆事件”发表谈话
- ·台风“马力斯”登陆广东,什么是南海“土台风”?
- ·如何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四部门发布指导意见
- ·三月三,来广州北京路赴一场粤桂的舌尖之约!
- ·又到考试季 来看看这份减压攻略|高考加油站
- ·外交部发言人就伊朗总统莱希乘坐直升机发生“硬着陆事件”发表谈话
- ·同学们快来签收六一“安全锦囊”!遇到这些情况请打110
- ·外国游客迷上了中国“生态游”(外国游客感受“中国之美”)
- ·中国羽协公示巴黎奥运会参赛名单,陈雨菲、陈清晨等入选
- ·“铸影”中西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在广州举办
- ·我国发布最高级别的地磁暴红色预警,我们需要担心吗?
- ·中缅泰近期成功遣返妙瓦底中国籍涉诈嫌犯620余名
- ·端午假期将至,深圳地铁这2天延长运营服务时间
- ·台风“马力斯”登陆广东,什么是南海“土台风”?
- ·再添60家!广东新增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数量全国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