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提醒:小心,有毒!
掌上梅州讯每年春夏雨季,有毒我省温暖潮湿的再次天气易致野生蘑菇大量生长,采摘误食毒蘑菇的提醒AG超玩会风险随之有所增加。9日,小心市疾控中心再次提醒市民,有毒不采不吃不买不卖野生蘑菇。再次
据市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科科长钟桂红介绍,提醒目前我国已知的小心蘑菇种类有4000多种,其中毒蘑菇435种,有毒AG超玩会在华南地区已报道约200种。再次我市近几年发生食物中毒事件的提醒毒蘑菇有大青褶伞、亚希褶红菇、小心致命鹅膏、有毒小蝉线虫草、再次混杂有毒蘑菇的提醒红菇等,最常见的是大青褶伞,出现在山坡、草地,甚至菜地里都有。
毒蘑菇中毒类型有胃肠炎型、急性肝损害型、急性肾衰竭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横纹肌溶解型、光过敏性皮炎型和其它。“我们这边最多的是胃肠炎型,也曾出现过横纹肌溶解型、急性肝损害型等。”钟桂红告诉记者,胃肠炎型的代表有大青褶伞,也叫铅绿褶菇、铅环柄菇,广东这边到处都有,主要引起胃肠炎型症状,但也有类似白毒伞的毒性,对肝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进食大量会致命。急性肝损害型、横纹肌溶解型属剧毒,非常凶险、死亡率很高,其中引发急性肝损害型中毒的白毒伞是我省中毒死亡事件中最常见的毒蘑菇,而亚希褶红菇2021年在省内首次报道,发生于平远,死亡率100%。
钟桂红提醒道,一般老百姓是无法分辨可食和有毒蘑菇的。有些看起来很像,却是可食和剧毒的差别;有些地域不同、环境不同,毒性也不同。目前还没有快速可靠鉴别毒蘑菇的方法,有时连专家也需要借助显微镜等工具才能准确辨别。“我们处理的食物中毒事件中,好一部分是村里专业采卖蘑菇的人。因此,市民不要轻易去辨别可食和有毒蘑菇。”钟桂红说,疾控部门也是找专业机构,例如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开展鉴定的。
“如果误食毒蘑菇,马上就要抢救治疗。”钟桂红提到,去医院前最好自己催吐,第一时间把毒素排出去,但昏迷患者不可以进行催吐。医院一般有催吐、洗胃、导泻、灌肠、输液、利尿等,根据不同的中毒类型也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如有可能,最好保留或重新采集涉事蘑菇,送到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鉴定,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治疗、挽救生命。
梅州日报记者:刘巧
图片来源:南方+
编辑:张晓珊
审核:练海林
- ·中国旅游研究院:2024年深圳上海入境游客接待量最高
- ·注重创新潜质和学科特长
- ·外拍欢乐多 听我说一说
- ·进一步完善硬件设施 力争明年取得省级文明城市称号
- ·世界羽联最新排名:中国选手三项排名第一,石宇奇优势明显
- ·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缺口超百万!这类人才最“吃香”
- ·逗硬责任倒究机制 有力推动信访工作进展
- ·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上街宣传新《民事诉讼法》
- ·中国与泰国将举行“蓝色突击
- ·上半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73亿元 创历史同期新高
- ·中国驻以色列使馆提醒在以中国公民加强安全防范
- ·我市成为全国天保工程二期第一批示范点单位
- ·金融如何更好支持民营企业,倡议书来了!
- ·2013年普通高校艺体类专业招生统考基本要求和评分标准公布
- ·应急管理部:副热带高压北抬 陕甘地区山洪地质灾害风险高
- ·科学整治 下决心打造星级农贸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