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读廖振作品~梅城这场读书会带你重温革命情怀
掌上梅州讯 4日上午,赏读书由市作家协会主办、廖振市客家文史研究会协办、作品j9梅州市欧力森文化传媒公司承办的梅城命情“赏读廖振作品 重温革命情怀”读书会在梅州市新华书店举行。
读书会现场,场读来自梅州各界的温革专家学者、作家朋友和文学爱好者通过重温廖振先生的赏读书长篇回忆录《廖振自传》等作品,纷纷上台发表读后感想,廖振共同深切缅怀梅州著名作家、作品著名老革命家廖振先生。梅城命情
梅州市文联党组书记、赏读书j9主席陈锐锋在现场发表阅读感想。廖振
梅州市文联党组书记、作品主席陈锐锋表示,今天他怀着非常崇敬的心情来参加读书会,向廖振先生致敬、向他的作品致敬。“在长篇回忆录《廖振自传》中,廖振先生通过他走过的人生路,同时那也是我们父辈走过的人生岁月,用自传的方式非常真实地记录下来,他的一生几乎跨越了近代中国最跌宕的半个世纪,这本书十分值得阅读。”陈锐锋说,呼吁梅州本土作家要多向廖振先生学习,以更大的热情投身文艺创作和文艺事业的发展,不断出精品。
廖振家庭的代表,国家一级编剧、梅州市文化馆原馆长廖武先生发表感言。
廖振家庭的代表,国家一级编剧、梅州市文化馆原馆长廖武先生发表感言:“这场读书会是对我父亲最好的悼念,《廖振自传》这本书我父亲写的很投入很坦然很文学,他将‘我思我爱我恨我痛’都反映在其中。他希望通过这本书告诉后辈不要忘记父辈走过的漫漫人生之路。”廖武的一番话引起满场掌声,他认为父亲是他一生的榜样,他评价父亲是一位“追求真理、出生入死”“文学传承、重在品格”的客家人。
据了解,“归读梅水——欧力森客家名人佳作阅读沙龙”将通过常态化举办“阅读沙龙”的形式,了解客家文化著作的内容和创作的时代背景,深化客家文化的发掘和研究,为梅州市树立一块客家文化的品牌,彰显“世界客都”的文化内涵。“今天举行‘归读梅水’第一季读书会,以我们梅州人崇敬的老革命、老作家廖振先生为赏读主题,既弘扬了红色文化,又为读书会启动了良好的开端。”广东欧力森实业投资公司董事长吴镇华说。
图文:本报记者 赖运香
编辑:黄振韬
- ·一图速览2025年中间一号文件
- ·梅州三家商会入选!省工商联公布2022年度“四好”商会名单
- ·梅州:2023年将对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常态化专项检查!
- ·强国复兴有我|乘东风开新局 助力高质量发展!预制菜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在我市预制菜行业引发热烈反响
- ·一图速览2025年中间一号文件
- ·非遗闹新春 共度欢乐年!春节假期,梅州市民生活丰富多彩…
- ·2022年,梅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7431元!
- ·实现全国档案查阅“一网通办”!梅州市、县两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全部接入全国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平台
- ·整治网上体育“饭圈”问题!有关部门处置账号7.6万个
- ·梅州市通信行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召开:为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贡献通信力量
- ·社会平稳有序交通秩序良好!梅州全市公安机关全力保障群众欢度新春佳节
- ·年初七,吃“七样菜”!
- ·清明假期全国安全形势平稳 未发生重大及以上灾害事故
- ·梅州举办2023年“春暖梅州”现场招聘会!5000多个就业岗位“职”等你来
- ·梅州交警春节值守在岗为民解忧
- ·梅州这3家非遗保护单位,获评省优秀!
- ·DeepSeek审核|“真乡”平台:广东县域农文旅融会的紧张引擎
- ·长沙汇达国际旅行社一行到梅州日报社参观交流
- ·2022年梅州市进出口110亿元,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稳步增长!
- ·梅州63基地1市场入选广东省“菜篮子”基地和省级农产品定点批发市场名单
- ·东部战区陆军部队位东海相关海域实施远程火力实弹射击演练
- ·梅州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积极发挥作用,守护群众平安健康过节
- ·预制菜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梅州客家预制菜,这把“火”正烧得越来越旺
- ·梅州市“青梅计划”“鸿雁计划”“宗匠计划”“金谷计划” “桂竹计划”人才政策
- ·粤桂相助赋能新农人!破费相助品牌孵化班将于3月17日开班
- ·梅州解除寒冷橙色预警信号!未来几天,最低气温将回升至10℃以上
- ·4月全国自然灾害风险形势发布 广东南部部分地区森林火灾风险较高
- ·现场直击“神兽”返校!今日开学,仪式感满满…
- ·南国牡丹海外盛放 携手共展汉韵芳华!广东汉剧积极探索海外传播的可复制模式
- ·梅州这3家非遗保护单位,获评省优秀!
- ·驻镇双城记:架起资源对于接桥梁,清静热水镇“热水”变“活水”
- ·1280.75亿元信贷投向实体经济!2022年梅州银行业保险业市场运行平稳有序
- ·小车“罢工”不处理?原来司机是聋哑人,还好有他们出手相助...
- ·19年如一日,用爱撑起一个家!记2022年第三季度“广东好人”蔡小群
- ·广东亮出林业“家底”:减速提质,为今世化财富系统添“绿”增彩
- ·实现全国档案查阅“一网通办”!梅州市、县两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全部接入全国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平台